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松巴峡东北侧,坐落着贵德县海拔最低的一个村——松巴村。
松巴村四面环山,面朝黄河。碧绿的黄河从群山峡谷间弯曲而来,在松巴村形成了一个河湾小湖,抚育着代代寓居在这里的人们。
松巴村紧挨着黄河,从前,每年七八月份黄河涨潮,乡民便受洪涝之苦。“黄河水涨了咱们就往上搬一点,黄河水下去了咱们就往下一点,汛期最严峻的时分常常吞没农田和住宅。”村党支部书记角巴才让介绍,松巴村紧邻黄河,春天来的最早,每到三月中下旬,雨后春笋的梨花杏花现已开了。
盖新房、打庄廓、修公路,松巴村换了新颜。2013年政府每户补助9.8万元修建了簇新的安居房,全村搬家到了间隔黄河一公里外的当地。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秀美的早春美景和古村落修建逐渐被人们熟知,也让“幽居深处”的小山村精确地捕捉到了开展村庄游的机遇。
金秋时节的松巴村比较春夏两季的富贵热烈,多了一份幽静,游客已渐渐削减。走进村里,村口的蒙古包招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间蒙古包是乡民仁青才让的饭店,取名“松巴饭店”。仁青才让说,这个蒙古包是暂时的饭店。这几年,跟着村庄游升温,家里的农家乐正在扩展规划,所以才暂时在村口上搭建了蒙古包。
夫妻俩放下手里的活,热心地约请记者进屋喝口水。“本年‘五一’,吃饭还要排队咧!”仁青才让说,本年“五一”期间,他家的蒙古包一个月收入过万元,游客多的时分,一天能有50多个人,他们夫妻俩人顾不过来,就叫上亲属帮助。
“从前家里种着4亩地(1亩约等于0.067公顷),一年到头也就只要几千元的收入,三年才干攒一万元钱,现在开着农家乐,家门口就能挣大钱,过上好日子。”仁青才让和记者说,他家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刚开端游客并不多,后来跟着村子的名望渐渐的变大,游客也渐渐变得多,一年下来收入大概在3万元左右。这两年,村里游客激增,他把之前赚的钱全做出资,翻修农家院、扩展规划,提高硬件设备。
群山环绕、开窗见景,走进仁青才让的家,洁净的院子里,秋菊盛开,房子装饰上除了传统的藏式家具,还增添了一些新式的精约风格。“等下一年开春,我家的农家乐就能开门迎客了。”仁青才让坐在炕上,喜悦之情弥漫在脸上。
人勤客来。近些年村里基础设备不断改进,工业欣欣向荣,生态美、工业兴、大众富,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招引了不少外来客。
“前些年,乡民只能靠一亩三分地日子,种的小麦、青稞产值也不高,收入也仅仅能糊口。”村党支部书记角巴才让介绍,这几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有特征的古村落,他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办法——开展村庄旅行。
本年“五一”期间,松巴村共招待游客累计20万人次,完成旅行收入600余万元。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到达1.06万元,是2014年的2.5倍。像仁青才让相同靠着吃“旅行饭”致富的农家乐主人已有20余家。
曾当过十几年党支部书记、本年65岁的邓邓见,怎样也想不到自己家酿制的酩馏酒居然卖到了村子以外的当地。“每年来我这买酒的除了固定的老顾客,还有省内西宁、海东,省外的甘肃、陕西、北京的游客。”
邓邓见一家四代做酩馏酒,从前,家里经济困难,酿酒用来卖钱,他家的酒在街坊邻居中有必定名声。近年来,跟着村庄游的逐渐开展,他家的酒被渐渐的变多的人熟知并购买。在脱贫攻坚工业扶贫大潮中,这一坛酩馏,成为村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扶贫酒、致富酒。
还未进邓邓见家门,就有一股浓郁的酒香味扑鼻而来,洁净的小院子,坐北朝南一栋带着关闭阳台的新房子供一家人寓居,西边的老房子是与邓邓见每天相伴的酿酒坊。
“先做好酒曲,再煮上青稞,发酵45天,一次能酿5公斤左右的酒。青稞的精华酿制成酒,青稞的糟粕用来喂猪,既不糟蹋,又环保生态。”邓邓见说,烧酒的灶台早已换了好几个,但这些酿酒东西却一直没变。他之所以坚持这样做,是因为用这些传统东西酿制出来的酩馏酒才会有“回忆”的滋味,在他看来这样的作用是现代酿酒用具难以完成的。
本年到九月底,他们家总共酿了400公斤酩馏酒。“自家酿酒不需要太多的人力,也不是很费事,咱们老两口酿的酒满足过上殷实的好日子。一年下来,收入在2万元到3万元左右,卖得最好的时分,一年卖了4万元。”邓邓见说。
“就在自家酿,纯手艺的,滋味好着呢!”邓邓见的家门口摆着一个小货摊,远方的客人来了,他就斟满酒,让咱们尝一尝自己的手艺。
做酩馏酒对温度有必定的要求,太热了酿不出好酒,因而每年秋冬时节是邓邓见酿酒的最好时刻。他们家里种着3亩地,悉数用来栽培青稞,每年收成500多公斤,本年酩馏酒销量好,他还从外面购买了400公斤青稞。
从前村里没有路,即便“酒香”也走不出去,现在村里村庄游火了,路修通了,自己家的酩馏酒也卖出去了。这几年,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从前会酿酩馏酒的人们又开端重拾旧业,在一滴滴清甜的酩馏酒中过上了好日子。
“赚钱不能一个人挣,也要带着全村人一同挣。”邓邓见计划下一年扩展酿酒规划,做大做优工业,传达酩馏酒文化,带动更多乡民脱贫致富。
边烧草灰做着馍馍边忙着打包装箱,还不断接听打进来的电话,电话不是订货馍馍的,便是催着送货的……这个头顶赤色头巾正在繁忙的藏族妇女是才项卓玛。
戴上手套,扒开草灰掀开锅盖的瞬间,焦香的焜锅味扑鼻而来,这外脆内软,色彩金黄,看似一般的焜锅馍馍,成了游客争相购买的“香饽饽”,一家人的新期望。
才项卓玛是土生土长的藏族妇女,精明干练、心灵手巧的她有着一手好厨艺,她“焪”的麦香焜锅馍馍更是家喻户晓。
“从前是自己家里做着吃,谁能想到,这馍馍还能成了香饽饽。”每年春夏时节,游客一多,馍馍常常卖到“断货”,才项卓玛一人忙不过来,老公也来搭把手。
用麦子秸秆烧出来的焜锅馍馍,是青海人回忆深处家的滋味,正因为这种传统无添加的手艺馍馍,让她的馍馍出了名、卖得好。
2018年,她每天做10个,一个10元钱,每天也有100元的收入,后来,游客继续不断的添加,本年五月份,她每天要做80个。靠着卖馍馍,钱包更鼓了,精气神也更足了。这几年,夫妻俩还开了一家小超市,夫妻俩边打理超市,边卖馍馍,日子跳过越润泽。
“幸福日子是靠勤劳的双手斗争来的。”订单多了,才项卓玛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夫妻俩每天清晨四时许就起床了,和面、揉面、烧制,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艺。“面必定是要自己家种的麦子磨的面粉才香,酵头也是亲手做的,不能用发酵粉。”才项卓玛说,这几年游客多了,馍馍求过于供,上一年,夫妻俩购进了一台电子烘焙机,若遇到下雨天或许订单特别多的时分,就用烘焙机。
才项卓玛快乐地说:“订单多了是累些,但是心里快乐,现在咱们一家人就想把馍馍做好,这样日子才干渐渐的变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