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农耕是田园不灭的烟火

发布时间: 2024-01-01 00:52:33 发布于: 住宿蒙古包

  距今四千年以前出现的古老歌谣《击壤歌》,高度地反映和概括了我国早期农耕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当时农民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传说,尧帝时代,“天下太和,百姓无事”,老百姓过着安定舒适的日子。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干着“击壤”的活儿,一边唱着这首歌谣。歌谣的前四句,简洁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农村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我国五千余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长河中,具有田园风光的广袤无际的美丽乡村,始终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载体,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母孕之体,是中华文明的“水之源”、“木之本”,发祥地和策源地。从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到我们当代人的上三辈、至多五辈,那些缔造、传承、推进、发展了中华文明的先贤俊杰、仁人志士,无不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老死于斯、埋葬于斯。具有田园风光的广袤无际的美丽乡村,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子子孙孙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依为命,相得益彰,培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平中庸、礼让谦恭、和谐相处、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仁义孝悌、知足常乐、朴实敦厚等等若干优秀品格。

  笔者所生活的陇南,历史上,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商业和手工业都不够发达,刀耕火种数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居着主导地位,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地区。陇南大地上遍布着美丽乡村,到处是田园风光。这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处处洋溢着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处处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春天,田野里禾苗绿油油;夏天,田野里一片金黄;秋天,一阵微风吹来,沉甸甸的稻穗点头向人们致敬。茂密的树林里,一群群欢蹦乱跳的鸟儿唱着歌,叽叽喳喳,多热闹啊!山脚的小河哗哗地流着,儿童们在清澈见底的河边打水仗,你泼我,我泼你,玩得多开心!再看那天空,蓝蓝的,飘浮着片片白云。池塘里,倒映着蓝天,倒映着朵朵白云。小伙子和姑娘们,唱着山歌,采摘着野花,你追我赶,玩得多开心啊!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大山里的孩子们勤奋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自由自在。

  在陇南的美丽乡村里,体现农耕文化、农家风情、田园风光、自然景观的农家乐已发展到上万家,成了陇南有代表性的特色旅游项目之一。作为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的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空气清新,环境宽松,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

  农家乐的兴起,也是一种“围城效应”,城市人想到农村去,农村人想进到城市来。城市人到农村去,是想摆脱城市的喧嚣、拥堵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城市人带来的心理负担,哪怕这种摆脱只是暂时的;农村人进城来,大多是为了谋生,也有一些发家致富后,羡慕城市生活,在城里买了住宅,把自己变成了候鸟式的城市人,成了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那些在城市挣了钱的农村人,又返回农村,利用已经具有的经济实力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办起了农家乐,吸引城市人前来休闲娱乐消费,形成精神与物质的良性互动,从而也就大大的缩小了城乡差别。

  农家乐的发展,以“农”为根。农民通过自家的良田、果园、庭院、鱼塘、牧场等展示农村风貌、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农民生活场景,通过展示吸引旅游者;餐饮接待设施利用自家的宅地和现有生活设施改建或改善而成,充足表现了农村、农业、农家、农民特有的乡土气息。由于农家乐慢慢的变成了品牌,很多城里人开设的或开设在城里的餐饮服务设施,也大打农家乐品牌,使农村特有的农家饮食大量涌进城市,加大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给农村发家致富、奔赴小康创造了更大的商品经济空间。

  农家乐的发展,以“家”为形。农家乐以农村家庭为单位,不求全,不求大,体现了家庭的形态。既然是“家”,其规模就比较适度,不贪大求洋;是特色化,而不是大众化。我们陇南蒸蒸日上的农家乐,就是以土、特、多而著名的。所以,“家”成了农家乐的载体,无“家”不能称其为“农家”。

  农家乐的发展,以“乐”为魂。农家乐以什么取乐,城里人戏言说,换个没人干扰的地方打牌。其实,“乐”还是利用“三农”做文章,设计参与性强的项目,简单的农事、农活,如采摘、推磨、苗木盘扎等。以乐为魂,就是发扬光大农家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突出特色,做出项目,如农民喜闻乐见的花灯、皮影戏、山歌、龙狮、递花鼓、踩高跷、讲故事等,使农家乐旅游休闲充满魅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有些大老板,看好农家乐的市场,投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把所谓的农家乐做大做强,形成了很大规模,有着功能齐全的“一条龙”服务,但却事与愿违,无法占领农家乐的市场。“现代化武装的大兵团”,搞不过星罗棋布“散兵游勇”般的“土八路”,这个现象值得深思。其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们没吃透“农”、“家”、“乐”三个字,不懂得“农家乐”真正的文化内涵。其实,自古至今,经济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体现了文化的精髓与实质,抛开了文化,经济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

  农耕文化,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占有很久的统治地位,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国人的灵魂和血液当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前所未有的进步发展,农耕文化的魅力只会有增无减,其生命力依然强大和持久,农民,农村,农业,一定会与时俱进,以新的形式,新的姿态,融入到新的时代,但它的文化积淀,文化内涵,文化实质是不会消亡的。

  虽然城市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集中了教育、医疗、就业等等优势资源,但最美丽的地方的还是乡村,最适合人们居住地方的还是乡村,最让人们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还是乡村。美丽乡村第一位的,就是富含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城里人现在愈来愈享受不到清新的空气了,即使偶尔感触到远远天边袭来的柔风,但却夹杂着无数呛鼻抑或令人近乎窒息的莫名气味,并充盈于各种噪音之中,磨损于光怪陆离的灯光之间,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钢筋水泥高楼的缝隙里,不过像烂泥塘里散发的一阵气味,与五光十色的垃圾堆气味相投。

  乡下人喜欢顶着烈日行走,在地里背朝着,默默地挥汗。他们手捧着黄土,有时不免脸上荡漾着一丝无奈,但他们酷爱着他们苦苦守着的热土,不停地劳作却乐此不疲。他们一旦丢弃一寸土地心里就不是滋味,甚至很小心眼的为此争执起来。因此,我们正真看到一些在乡下经营农作物致富的老乡,很少搬到城里去住,也不是因为这些人没能力在城里买到地皮和房子,而是他们不愿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美丽乡村的土地里,有他们不朽的希望,每一块泥土每一颗沙砾,都堆积着他们几代人的苦苦奋斗和深深的感情。

  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吟咏田园风光的佳作。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也正是我们陇南美丽乡村,丰收秋季的真实写照。而在城市里,这一切都与人们渐行渐远了,成了一种奢望,成了一个梦想,成了一段回忆。

  田园风光,不仅仅是秀美的田园景观,还涵盖了自然生态、农业现状、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乡俗民风、文化根基、人文精神等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同时,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的确十分必要,十分迫切。没有现代文明,美丽乡村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美丽乡村,现代文明就是病态的,残缺不全的,因而也就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现代文明。我们正在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实现小康的跑道上,做最后的冲刺,曙光已现,胜利在望,我们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美丽乡村,将继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走向未来,走向永远!

  人间烟火不灭,则农耕永存。只是新时代的农耕,已不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而是机械化、流水线、合作化的大作业,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流通。那么,田园风光还能继续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已不再以散落的农户家庭为单位,不再是围墙庭院、果蔬小园、田野稼禾、鸡鸭逐食、牛羊满山、鱼虾戏池、袖手晒冬、古槐夜话、山歌唱答、媒娘联姻、稳婆接生、全身入土、入祠受祀的那种田园风光了,而是集农业、农村、农民之大成,既有农耕文化的主体特征,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田园综合体,板块化、模式化、有传统、有新意、有共性、有个性、重农时、反季节,日日新鲜、月月变幻、四季丰收的新时代的新型田园。其内涵内容更加厚重丰富,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新式农耕,是种植、收获、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的大农业,是广阔田野里玲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大观园”、农展区和休闲旅游观光胜地。

  娄炳成,男,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戏剧、红学评论、文艺评论、文史研究等作品300万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