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故事】(八十五)三千孤儿入内蒙
1959年末,新中国面临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全国粮食供应严重缺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面临营养不良的威胁。
这些幼小的孩子该怎么去办?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非常着急,专门请示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想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委主任的乌兰夫,希望乌兰夫从内蒙古自治区调一些奶粉。
当时,乌兰夫还兼任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负责人。虽然内蒙古牧业遭受了特大灾害,农牧民生活也很难,但考虑到全局工作和民族团结,乌兰夫当即表态说:“总理,这样一些问题能够解决,但是解决完了,孩子们还不是依然没有吃的、没有家?况且现在孤儿院、保育院已经负担很重了,我必须给孩子们找个家,让牧民们抚养孩子,只要有草原,就有他们的吃的,就有他们的家。”
周恩来总理知道后高兴地说:“这很好嘛!内蒙古地广人稀,牧民又很喜欢小孩,多收养些南方孤儿,帮助解决了南方的燃眉之急,并且对发展牧区人口和以后建设还有好处。注意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们安排好。”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乌兰夫主持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盟市、各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衣、食、住以及医疗保育人员等。
1960年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对内蒙古卫生厅党组《关于1960年收容并入儿童工作的具体计划》作出批复并强调:“但愿你们迅速具体把这一工作抓起来,一定要做到收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自1960到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约3000来自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孤儿。这些孤儿小的只有几个月,大的也只有7岁,大多数面黄肌瘦,有些还在患病。党组织安排工作人员把年龄大一点、身体好一些的孤儿直接送到牧区去,年幼患病的孤儿则在呼和浩特、集宁、锡林浩特和包头等地设立了育婴院,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待这些病儿恢复健康以后再送到牧区。
当时的内蒙古,虽然也经受着困难时期的严峻考验,但内蒙古各族群众主动担起这份国家责任。年迈的老母亲、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长途跋涉,争先恐后前来收养这些孤儿。牧民们十分喜爱这一些孩子,把孤儿接回自家的蒙古包,给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国秀梅、党育宝、格日勒、娜仁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照料,用最好的牛奶或羊奶喂养他们,教他们唱歌、跳舞、骑马、打猎,供他们上学读书。这些孤儿在内蒙古各族群众的哺育下,一个个健康地成长。
当时,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内蒙古自治区的育婴院招收和训练了一批保育员,她们主要是一群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妇女。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成了孩子的“额吉”(母亲),她们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孩子们。都贵玛就是这里面一员。
1961年,年仅19岁的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都贵玛被分配到四子王旗保健站,抚养旗里刚刚接收的28名“国家的孩子”。都贵玛用温柔的爱和宽广的胸怀,给了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从喂奶喂饭到卫生护理,她常常不眠不休;孩子生病了,她冒着凛冽寒风和被草原饿狼围堵的危险,深夜骑马奔波几十里去找医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28个孩子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经常挨饿的年月,堪称奇迹。就这样,“草原额吉”用自己的大爱,践行了“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承诺。
光阴如水,岁月如歌。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如今都事业有成、儿女相伴,而草原“额吉”们在岁月长河中渐渐老去,但“额吉”们的恩情孩子们永记心间、没齿难忘。这段镌刻在历史丰碑之上、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也一直在流传。2019年9月,自己不存在儿女、却养育了28名“国家的孩子”的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她的颁奖词是:“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代表,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人间大爱。”都贵玛说:“内蒙古的母亲们抚养了‘国家的孩子’,这是历史的丰碑,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共患难的一段历史。”
对这一段历史,习在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特别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逐步的提升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