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袭汉服课堂:古中国原始社会的居所究竟是何等模样?
发布时间: 2024-04-15 05:07:49 发布于:
农家乐蒙古包
探究中国古代原始社会的房屋风貌,我们不禁将目光投向了西安半坡遗址。这里,古人的居所呈现出别样的风情。他们的住房,主要有方形与圆形两种形态,共同的特点在于它们都采用了半地穴式的建筑方式。不论是方形还是圆形,每个房屋都配备了一个火塘,用以取暖和烹饪。火塘与门口之间,是两道矮墙构成的门槛,而所有的门口都朝南开放,似乎遵循着某种古老的风俗或信仰。
方形房屋在这片遗址中占据了相当的数量,总共有十五座之多。它们中,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绝大多数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只有少数几座是直接从地面上建起的。半地穴式的建筑工艺相对简单,匠人们会先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约半米至一米的土坑,土坑的壁面便自然成为房屋的墙壁。随后,在土坑中央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小坑,作为火塘使用。火塘两侧,竖立着两根或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顶。地面四周,用椽木铺成斜坡状,再涂抹上十至十二厘米厚的草泥,既美观又实用。火塘旁,有一个圆柱形的烟囱通向屋顶,确保烟雾可以顺利排出。门口处,是一条狭长的斜坡或台阶状门道,有的还设有土门槛,增添了一丝古朴的韵味。
长方形房屋的出现时间稍晚于方形房屋,它们的门口开在较长的一边。屋内布局也别具一格,左边大约五分之二的地方高出别的部分约十厘米,其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土炕,想必是古人为了取暖和休息而设计的。这种房舍无疑是半坡人最具代表性的居住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房子门道上的棚架部分,据考古学家张震泽先生的考证,应被称为窒皇。这一名称源于古代墓葬中通向墓室的斜道部分也叫窒皇,两者在功能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半地穴式的方形房屋,还有一种直接从平地建起的方形房屋,其构造相对复杂。复原后的外形,或许与我们现在所见的民间草房相似,两边出檐,别具一格。这种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墙脚和隔墙部分都使用了柱子来支撑房架,柱子之间再用细木柱和木枝等物加以固定,缠以葛藤,最后涂抹上草泥,既坚固又美观。墙体的厚度大约为十六厘米,根据遗址中木柱的排列情况,我们大家可以推测其结构应为“人字架”的两边出檐式。
圆形房屋在半坡遗址发现了三十一座,其结构一样能分为地上式和地穴式两种。建筑材料最重要的包含木柱和草泥。木柱的排列十分密集,直径约五米的房屋就需要六七十根壁柱,每隔半尺多远就有一根。这些木柱中间夹杂着一些小木棍和木枝,用藤葛缠绕在一起,再涂抹上草泥,形成坚固的墙体。屋内设有两根、四根或六根木柱支撑房顶,周围则用密密的椽木放射状地排列,再铺上木枝,抹上草泥,形成一个温馨而安全的居住空间。屋内还有一个灶坑,从门口到灶坑有一条通道,两边略高,似乎是古人居住和休息的地方。这种地穴式房屋的形状类似圆锥体,而地上式则类似于蒙古包,展现了古人丰富的建筑智慧。
除了民宅,半坡遗址中还有一座面积约一百六十平方米的大房子,位于村子的中心位置。这座房子很可能是氏族成员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一些公共事宜都在这个地方进行。它或许就是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乡校或公堂,见证了古人一同生活的场景。
此外,村子周围还挖有一条宽、深各五至六米的大沟,起到了围墙的作用,既能防止野兽的侵扰和其他部落氏族的侵略,又能在雨水大时排泄积水。村边的大沟上架设了一两座小桥,方便村民外出采集和渔猎等活动。村子中间还有一两处小沟,可能是不同家族之间的分界。如果将各个房屋复原,我们便能看到一个典型的原始村落,房屋大小不等,相间错落,展现了古人生活的真实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半坡遗址尚未发现水井遗址,这可能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生活小习惯有关。半坡遗址坐落在泸河岸边,因此,我们大家可以推测当时的人们主要饮用河水,尚未掌握打井和汲取地下水的技术。这一发现为我们不难发现古代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线索。